原标题: 江苏质监部门抽查电动自行车有近10%不合格
昨天,江苏省质监局公布了电动自行车产物监督抽查报告。本次共抽查电动自行车产物229批次,合格209批次,合格率为91.3%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整车质量(重量)和把立管静负荷不合格。
近期,江苏质监局共抽查了无锡、苏州、常州等地区的229家公司生产的电动自行车229批次,其中包括雅迪、新日、爱玛等一线品牌(年产量100万辆以上),欧派、绿能、速派奇等二线品牌(年产量50万辆以上)。抽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部分产物的整车质量(重量)、把立管静负荷、脚蹬间隙等不符合标准要求。
什么是把立管静负荷,这对电动车有什么影响?质监专家解释说,把立管静负荷项目属产物安全指标,如果该项目不合格,在骑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把立管断裂或严重变形,使骑行者重心前倾,导致车辆失控,引发事故。本次抽查共有158批次出现不合格,不合格率为75.6%。
除此之外,本次抽查共有49批次脚蹬间隙出现不合格,单项不合格率为21.4%。其不合格主要原因,一是部分车型中轴部位尺寸偏宽,二是小轮径车型的车架中接头设计位置及曲柄脚蹬选用不合理。脚蹬间隙不符合要求时,电动自行车在转弯时脚蹬或其他零部件如触及地面,容易导致骑行者摔倒,发生人身事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