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两年要么被竞争对手淘汰,要么就活下来。2013年,电动车产量3695万辆,达到了顶峰,2014年开始转折,2015年全行业同比下滑10%—15%。随着整个行业进入冷静发展期,单纯靠订单维持生计的供应链厂商逐渐走到爆发的临界值。究其背后的原因,可以发现以下几点:
1、低价低质、无核心竞争力
经过20多年的发展,电动车产业链公司依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,靠订单进行粗放式生产。最大的优势在于廉价的劳动力和产物,缺点在于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力。以至于对厂家的依赖性太强,掌控力不足,无法提前预测行业发展趋势,趋利避害。
2、热衷价格战
低价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抢占市场份额,但是低价必然意味着烧钱。厂商为了缓解烧钱带来的消极影响,必然会将一部分压力转移到供应商身上。其中一个常见的做法就是降低供应商配件价格,压低配件价格直接损害了供应商的营收和利润。
3、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
曾经,爆发式增长的电动车市场让供应链厂商赚的盆满钵满,随着市场洗牌,行业竞争导致的压力逐渐转移到广大供应链厂商身上,电动车厂商的兴衰直接影响到与其合作的供应链厂家。
4.禁行、限行、整治不断
电动车产业的发展不但面临着复杂的产业环境和多变的运行环境,还要面对新国标6条,诸多地区禁行、限行电动车,以及各大省市的整治行动。
电动车节能环保,行业本应充满生机和活力。如今,整个产业链危机重重。一些公司忙着价格战、拼渠道、拼传播的时候,另外一些公司去玩高端,拼设计、拼工艺、拼创意,还有一部分不声不响的抛掉原始的生存模式与固定思维,另辟蹊径。虽然是“寒冬”时期,究竟是危机还是转机还未可知!